渠道名流 | 陈逸鸣:我的自由是换来的

首页 > 新闻列表 > 成员新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语:

陈逸鸣的作品有一种独特的魔力,让观者通过观看,发掘自身经验,赋予角色一种自主性的生命。

重返故乡的他,也赋予了自己新的角色 —— 渠道PLUS资源共享平台成员。融合了艺术家特有的细腻情怀,新角色也将绽放出自主性的特有魅力。


陈逸鸣

 


 
而不局于时代
崛于时代

 

 

孩童自幼习画,在容纳国际文化脉络的旧上海城市风景中度过童年,这使陈逸鸣的东方传统表现力生长于骨骼,而后赴美于纽约艺术学生联盟研习,激活了他身上西方古典主义的精湛技法。

 

作为当代成就斐然、在海派绘画谱系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写实油画大家,了解了陈逸鸣的个人艺术史,便是从上海艺术领域尚在演进的一段历史入口踏了进来,观者因而觉知,自身已在门内,不在门外。

 

陈逸鸣在创作油画

 


 
走向自由王国
必然王国

 

 

八十年代初期,陈逸鸣前往纽约城市,美国绘画界在当时还未形成鲜明一帜的写实派风格,陈逸鸣在纽约城中居住、兼工、生活,看见这个世界的艰难与巨大。此番生活况味下,却是他创作的高峰时期。

“画画,量的积累是必要的,不断练习则是重要的。”他的居所,在他匍匐向前中,变成光亮一点一点照进的巨大空间。

 

海外创作期间,陈逸鸣完成了广为人知、深具影响的惠安系列、仕女系列等作品。那时的陈逸鸣心系宏伟绘画艺术史,只以绘画一事,每天探索一丝光亮,去接近自己的至高点。在他看来,这是他的必然之路,不去吃苦,不能有所牺牲,自由便换不来。
 


陈逸鸣“惠安系列”作品之《姐妹花》1993年作

 

陈逸鸣不断以新的作品奠定他的绘画新枝的基根:写实是我所擅长的,也是我的本。只是在表现形式上我有所尝试和突破,求变不能丢却自己的本,才能在这个领域里真正有所表现,这也是艺术本身的奇妙的特权之一。
 


陈逸鸣“仕女系列”作品之《春意》1999年作

 

如今已进入自由王国的陈逸鸣说:我的自由是换来的,现在已不需要再通过吃苦去获得什么,而是追求一个“卓”字。以前的不断练习,画画,是一个渐悟的过程,艺术上的顿悟,一定要有渐悟的基础。
 

 
艺术家的诚与卓

 

艺术家重返故地的艺术创作,如同新思想的访旧。情感是沉淀的,目光是新的。陈逸鸣说,艺术家一旦停止了探索,他的艺术生命也就到此结束了。

 

陈逸鸣“红尘系列”作品之《魂萦旧梦》2012年作 

 

红尘系列设定的历史背景:旧时代,迪昔晨光格上海。时代虽旧,题材却显出新颖。陈逸鸣说,画得是老上海,但那一代人的生活状态和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别,人对欲望的追求,对物质的追求,人性是没变的。

 

陈逸鸣“红尘系列”作品之《似水年华》2013年作

 

“时间在往前走,我们这一代人或将是最后一批能表现这一题材的人了,我希望现代人能够有所共鸣。”陈逸鸣笔下的红尘,潜藏一种不轻易显露的批判性怀旧。将昔日作品中“面面俱到”的细节交代轻轻甩弃,在写实风格的厚海中,过滤阐述本身,注入新鲜的叙事形式,以叙事语言无限扩大作品的审美容量,让观者通过观看,发掘自身经验,赋予角色一种自主性的生命。

 

 
以梦为马

 

陈逸鸣的梦乡是接近诗的。艺术实践的厚积之力,使新的绘画语言薄发。乡系列在创作手法、形式上是一个重大尝试和突破,混合材料纸上作品的偶然艺术,无限表现,无法复制。近看,极其抽象,缓缓退后,整幅画作像照片显影,一点点清晰可辨。

 

陈逸鸣“梦乡系列”作品之《夏日莲塘》2014年作  

 

陈逸鸣的个人艺术史,写实风格的绘画精神是其同心圆,丰满茂实的表现形式绕此圆心而转,散阔,广袤辽远,愈加饱满。
 

陈逸鸣与他的工作室

 

现阶段的陈逸鸣,画画的停歇时间,会散步于居所附近花园。画家逛花园,会思考些什么?也许只有花园知道。

然而透过他的个人艺术史,当代绘画界或将意识到,他的作品不仅意味着一种风格、态度,也代表一种力量,令当代不同风格流派的艺术创作者,有力地反观自身在当代艺术中的成就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