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华:衣带渐宽终不悔

首页 > 新闻列表 > 成员新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胡锦华,1942年出生,上海胡锦华健康教育促进中心名誉理事长、原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副会长、原世界卫生组织上海健康教育合作中心主任、渠道PLUS资源共享平台成员。
 
小时候受外公影响进入健康教育行业的胡锦华,在这个行业辛勤耕耘,一做就做了50余年。在1985年首次出国考察,遍历美国、加拿大和新加坡后,他眼界大开,写下了《对卫生教育几个命题的思索》,提到:要将单向的、指令与号召式的“卫生宣传”,转变为有针对性的、积极引导群众主动参与的“健康教育”。
 
 
1988年的初春,在上海市民的心头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一场突如其来的甲肝大流行,打乱了这座城市的正常生活,给上海公共卫生体系敲响了警钟。其实早前,胡锦华就已嗅到“气息”,特邀传染病学专家康来仪专访,呼吁市民,不要生食毛蚶。甲肝流行期间,230万份预防肝炎传单和35万份《上海大众卫生报》“肝炎专刊”送到千家万户,3部自行摄制的电视片迅速播放,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原来可能出现的第二个流行高峰未出现,其中健康教育功不可没。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了定义,同年胡锦华写下《马斯洛的健康概念》:“身心无病又有高尚人格追求,这是马斯洛自我实现意义上的健康价值观……不仅从医学上,而是心理、道德、哲学上来理解健康。”在他看来,归属、感情、尊严、荣誉等,都是构成“健康”不可缺少的。“健康教育”的价值正在于:教会一群人懂得自我保健而不生病,并且懂得幸福地生活。

 
就是这样,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健康的问题、探讨着生命的价值,胡锦华总是回头望望过往的历史,又低头思考未来的方向。安静寡言的他,思维敏捷、临危不乱,在“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
 
2003年非典肆虐,民众恐慌。他当机立断,支持上海市健康教育所开通防治非典健康热线,开通仅一个月,接听量突破10万人次。同时,他接受上海电视台邀请,客串一个月节目主持人:一档非典知识介绍科普节目,共30期,每期半小时,天天播放,他定选题、写策划、找专家,谈预防、治疗、心理应对……一个月旰食宵衣,辛勤努力获得良好反响,很多人告诉他,他们从节目中得到许多有用知识,令他高兴之极。


 
上海健康教育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积极应对成为全国典范。胡锦华的思想体系,亦在不断的思索与不断的实践中,日趋成熟,逐渐完善。
 
退休后的他,也没有停止在健康教育事业上的步伐。2011年,在胡锦华的倡导和发起之下,面向全民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健康知识、资助贫困地区医护人员专业培训而设立的专门从事健康教育事业的社会公益性、专业化的非营利性社团组织——胡锦华健康教育促进中心成立。
 
 
2012年5月,胡锦华健康教育促进中心出资近1,000万元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和新疆卫生厅共同承办的“援疆项目”正式启动。项目历时一年,通过11期培训,让1200名来自新疆基层乡镇卫生院的院长系统的接受了从临床知识、公共卫生基本理论到最前沿的医学知识、理念和方法的专业培训。
 
 
2012年因为他的提案,上海在全市17个区(县)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门设立临终关怀科……
 
五十年来,胡锦华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系统、独具特色的健康教育理论。著有《胡锦华健康教育文选(上、下)》、《岁月如歌——中国健康教育发展侧记》、《实用健康教育学》、《市民健康行为指南》、《公共卫生教育读本》(小学、初中、高中版)等数十部论著。尤其是2005年受原卫生部委托,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牵头组织编写了反映中国健康教育事业50年历程的《中国健康教育五十年》。
 
 
胡锦华作为我国健康教育事业的代表人物更是把他的理念向国际传播,代表中国健教与健促领域和国际健教与健促领域交流,与时任国际健教与健促联盟主席会面,他会见过时任美国总统布什的私人医生库克,接受过《纽约时报》记者采访,并访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胡锦华说:“我可以用一生的时间,耐心等待一颗种子生根发芽,因为我可以想象它将来必然会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历经岁月洗礼的人生,从来不曾改变的,是他时时处处都能看见“一花一世界”的初心。
 
 
 
胡锦华
上海胡锦华健康教育促进中心名誉理事长
原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副会长
原世界卫生组织上海健康教育合作中心主任
渠道PLUS资源共享平台成员